找到相关内容4939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耕云先生:作者座谈会解惑录

    说是真的;明明是真的,你又说是假的。你说人生如幻,既然如幻,把你家里的给我,你干嘛不干?所以真假你不要去分别,真假不二。无风不起浪,假的也有素材啊!素材是什么?就是法身。真假不二,若是有人说「这是空...需要很高的智慧  问:我个人修行的际遇苦不堪言,所以发愿做生意赚了以后,再募款筹建供黑社会想要改邪归正的男女有一个修行的落脚处,期能降低他们曾经深受之苦。不知道这个观念是否正确?以及这个赚钱的动机可否...

    耕云先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4273458.html
  • 北宋孤山智圆戒律思想研究

    北宋孤山智圆戒律思想研究   ——以《闲居编》为中心的考察  孤山智圆(976-1022),宋初高僧,唐人[1]。北宋初期,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。中国社会历经唐末至五代十国的混乱,逐渐走上了政治的相对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;“三武一宗”之难、尤其是后周世宗毁佛,引发了佛教有识之士的深入反思;中唐以来韩愈为代表的新儒学逐渐自觉与复兴,正在酝酿着一个以宋初三先生(胡瑗、石介、孙复)等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1773495.html
  • 《念佛胜易》简介、缘起

    往往不是从众生的机这一边出发的,所以说就不太现实。佛法要有现实性,你要把自己的机做一个了解,看清自己的机,然后选择相应的法。  比如说做生意,各行各业都赚钱,但是你呢,要选择一个自己能赚到的行业。 ...

    净宗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773516.html
  • 略论太武帝灭佛

    传入中国不久,寺院得到统治阶级在经济政策上的支持而迅速发展。  寺院财产的来源在南北朝及其以前的时期靠布施,布施的有:土地、、布帛等物。  寺院劳动力的来源主要是度僧。由于僧侣们可拥有免役免税的特权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3773530.html
  • 宋朝的佛经翻译

    宋朝的佛经翻译   宋朝分北宋(九六——一一二七)和南宋(一一二七——一二七九),佛经翻译集中于北宋时期。宋朝的三部经录详细记载宋朝的译经情况。三部经录如下:  (一)、《大中祥符法宝总录》,作者赵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473543.html
  • 包容,和谐,快乐

    卖身做长工,以供大众道粮。他的妻子妙光发心说:“唯愿一切众生,因此同得解脱。”傅翕得了卖妻的后,又办救济并发愿:“弟子善慧,稽首释迦世尊、十方三世诸佛,尽虚空遍法界,常住三宝,今舍卖妻子,普为三界苦趣...

    潘建国

    |包容,和谐,快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550174011.html
  • 白居易诗中庄禅合论之底蕴

    云:白衣居士紫芝仙,半醉行歌半坐禅,今日维摩兼饮酒,当时绮季不请(卷卅一)  大和八年<池上闲吟>云:非道非僧非俗吏,褐裘乌帽闭门居,梦游信意宁殊蝶,心乐身闲便是鱼(卷卅一)  <拜表回闲游>云:...

    萧丽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174034.html
  • 戒律与政治、法律原理之同异

    可能会剥夺罪犯的生存权利。有的更为严苛,几乎要把财产权的重要性置于生命权之上,佛陀时代的摩竭陀国就是一例:偷盗五钱就要判处死刑。不过以现在「生命权至上」的观念来检验它,则「五」案例的处理方式就须调整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374069.html
  • 增长五根,悟入实相

    增长五根,悟入实相  培养五种强大的心所——五根·班迪达尊者 著  钟苑文 译我们可透过修行佛法,从这称为“垃圾堆”的身体萃取出黄金。  这黄金的一种形式是“戒”——行为的净化,使人的行为变得温顺且有...

    班迪达尊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474073.html
  • 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以《大乘起信论讲记》为主

    价值,不论如何,「在佛教史上,《起信论》有它自己的价值。这不能和鉴别古董一样,不是某人的作品,就认为不值一。」[1][1]同时以为站在唯识学的立场,评论《起信论》的教理是不对的;光以中国佛教的立场,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774101.html